首页 >> 兰陵风流 >> 兰陵风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陛下要我给他生太子 天官赐福 娇宠承欢 将进酒 佛系祸水(快穿) 坤宁 王座攻略笔记 魔尊他念念不忘 渡佛 我靠崩人设在男主手中苟命 
兰陵风流 君朝西 -  兰陵风流全文阅读 -  兰陵风流txt下载 -  兰陵风流最新章节

034:好好读(3/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姊姊。”萧琰起身行礼。沈清猗坐下喝了茶汤,萧琰又行了学生礼,“老师。”便行课。“阿琰读到哪里了?”沈清猗问道。

萧琰眉扬一笑,“已经读到高宗亲政了。”

从正月初一起,萧琰每天都会定时读四哥的手注本,时常就看得入迷。但为了不影响练武的时间,她定读两刻钟,为此还将搁厢房里不用的记鸣钟放到自己讌息室,母亲嫌弃嗒嗒走时响,不似恒温漏钟清静,但漏钟不会报时啊,萧琰定时两刻钟,到则击鼓自鸣。

但就在这每日两刻定时,萧琰读《实录》的进度还是很快,比以前读史快。应该说,是从一年多前晋阶周天境后,若因周天被打通,眼力记力也比以前快了,读什么记什么都比以前快,比如沈清猗给她挑的脉数辨症等医典,她每天也是研读两刻钟,虽然大多没读懂,但看过之后就能死记住。还有经过上次“墨汁浴”后,或因脑袋的杂质也淬出了,读书时就觉得记忆力跟内气一样,通畅极了。所以从初一起才读《实录》,未至两月就读到高宗亲政了。

沈清猗惊讶的扬了下眉,《高宗实录》是从高宗皇帝紫宸殿出生起记,到高宗十七岁亲政时,已经是三卷七册,史官力求完整记录这位帝王的一生,不令后人遗忘,故穷极笔墨之详尽,萧琰这进度是很快了,只以每天读史两刻而论。

“读至此,有何感想?”沈清猗问她。

萧琰声音带着敬佩道:“高宗十二岁登基,隐忍五年,一举灭了太原王氏,真是了不起。”

大唐建国时,太原王氏就是第一外戚,至大唐统一中原后,太原王氏压过清河崔氏成为第一世族,若论世族底蕴远超过陇西李氏,但被高宗血洗后,太原王氏便一蹶不振,如今只有几个旁支撑着了。

“那就讲高宗亲政。”

“啊?”这也跳跃太快了吧?难道不该从储君时代讲起?高宗的好多忠干之臣都是从储君时代积累;要不然,也该从天策书院讲起吧?这可是高宗亲政的关键呀。

沈清猗说:讲史不是讲算学,要循序渐进。讲史是入髓,你已经将肉读了,她要讲的,就是敲骨,入髓。

“高宗亲政,对于大唐说,这就是一个分野:以前是李唐王朝,而之后,是大唐帝国。从此世间,翻天覆地。”

“所以,亲政,是一个关键。”

“如果当年高宗皇帝亲政失败,那天下已经是王氏王朝了,而世间也仍然会循着两千八百年的旧轨运行。”

“但高宗皇帝能将太原王氏从第一世族拉下来,是太宗、明宗奠基,真正设局的是太宗、明宗。确切的说,是从太宗皇帝为太子娶明宗为太子妃时,就已经在布这局棋。”

明宗是大唐第五位皇帝,也是第一位女皇帝,初姓王名祉,是太原王氏的嫡长女,生母是高祖之女、太宗之妹,宣惠长公主。十五岁被太宗皇帝选中,两年后嫁与表兄、太子李炽为太子妃。太宗皇帝薨后,李炽登基,即仁宗皇帝,册太子妃为皇后。仁宗皇帝在位十七年,因患有头风,多是皇后代仁宗理政,朝臣皆称“皇后陛下”。仁宗薨时未立储,诏曰皇后易李可继,朝臣大哗。皇后以上古从母姓为由,尊母亲宣惠长公主之姓,易姓为李,祭太宗庙占名燨,又奉出太宗遗诏,继承皇位,即明宗睿皇帝。

明宗是萧琰佩服的第三位大唐皇帝,能以女子之身,皇后之位得了皇位,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萧琰被沈清猗一点后就想到了,太宗是位果决有魄力的皇帝,却也是思虑周远的皇帝,不会只因明宗“性毅,果决,明睿”而择她,必是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灭太原王氏”很可能就是因素之一,“所以,太宗是布局者,明宗是行棋者,最后才是高宗定局。”

喜欢兰陵风流请大家收藏:(m.75zw.com)兰陵风流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