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首辅 >> 大明首辅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赘婿 赘婿小说 大魏宫廷 庆余年 终宋 二战之无限兑换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明末边军一小兵 覆汉 铁血东北王 
大明首辅 谅言 -  大明首辅全文阅读 -  大明首辅txt下载 -  大明首辅最新章节

第422章 利器(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大明隆庆四年,四月十一。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蓟辽和宣大两军调出来的,配给李成梁的两万马军精骑还没抵达嘉峪关内的肃州,整个大明朝却已经像一架巨大的机器一样动了起来。

农,商,钱,财。这四个字,便就是萧墨轩向隆庆帝说说的大明朝手中的利器。

农,望名而知意。由萧家的京郊农庄起步。番薯,玉蜀黍,以及改良过的小麦和水稻,眼下已经是遍布大明各地。好的地头上,再加上打理的好,一亩地种两季,最多能产个四五石左右的大米和麦子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

如果是换了番薯和玉蜀黍,一亩地一年产个十石八石,甚至十石以上的粮食,也丝毫不奇怪。不少当年跟在萧墨轩身后,非要追着种番薯,玉蜀黍的商户,也是大呼上当。

番薯和玉蜀黍产量实在是太高,没两年便铺得到处都是,头一年跟着种的还好,第二年才跟上的,虽然产量也高,也不算亏,但是收益明显不如原先打算的那般。

再看看萧家在南北的几处农场,居然已是辟出好大的地来养猪养鱼了。不禁哀叹人家毕竟是大学士,脑瓜子转的就是比咱快。而且回过头来,还是得去萧家的农庄去买水稻和小麦的种子,也只有萧家出的货色,才是上等,自个上回转了次二道贩子,才是着了道,怪不得萧大学士。

大明不缺粮食,自然军中也不能缺。无数辆牛马拉着的大车,或者满满的大船,载着满仓的粮食,源源不断的向着西北的肃州一带进发。

而这些运粮的牛马和粮船,却又几乎没一辆是朝廷拿出来的,这便是萧墨轩所说的第二字,“商”。

商人趋利,是乃天理。李成梁所率的马军虽然只有两万,可殿后拱卫的步兵,却又有超过十万人之数。

从肃州出嘉峪关,到额尔齐斯河,要经过沙州,哈密和吐鲁番,路途千里,所以这一路上的补给,显得尤为重要。

历朝历代,只拿得出三个办法,最常用的办法是征发民夫,但是征发来的民夫大多也是被逼无奈,整日寻思着如何逃走,也是常事。况且征发来的民夫,还得另外分出兵力和精神来去管。至于哪个地方该出多少民夫,该服役多少时间,更是说不清楚的理,有的靠得近的地方,甚至因此而整县整府的废了农事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第二个法子是发动士卒,可如此一来,损耗的兵力更大。

第三个法子,就是就地取食。可关外和西域一线,比起中原来本就是人丁稀少,眼下指望瓦剌和畏兀儿人来供应十多万沿途明军的食宿,更是不可能。

这三个法子,无论是用哪个法子,想来都不久远,否则历朝历代,为何中原王朝想要大规模驻军关外,都是难之又难。

原本户部是准备了征发民夫的公文,可是还没送到内阁里头,就被执掌户部的徐阶挡了下来。

原来这一回朝西北运粮,竟是不需要官府征发一夫一汉。

内阁和兵部早就拟好了公文,以兵部的名义,向大明境内的商户大量买粮。若是随军出关,只要在肃州办好文书,等上几日,见数量够了,自然又会有朝廷的兵将沿途护送。

等送到营中,直接拿了金券银票,或者是军中的堪合文书回头,去关内的钱庄里头领回自己那份就是。

哪些地方能调出多少人手出来,能送到哪边,早就由这些商户和役工们自个谈好,既不会误了各地的农事,也不会担心有人逃跑,朝廷的兵马只要分批沿途护送就成。

而来回拿的都是金券银票,也省了不少事儿,这一头,就又是萧墨轩所说的“钱”字了。

自打三月底起,南北二京的“朝庄”里头早就忙活开了。

这么多人一路西行,吃喝住行都要使钱,除了南北二京之外,从江南,湖广,四川到肃州的一路上,成都,西安,大同,灵州,等等这些大城里头大小面额的金券银票,都要备足。

专门制作金券银票的制钞房,几乎连续十来天都没歇工。新印刷出来的金券银票,除了一小部分用来兑了南洋商人的金银外,大部分被存放在两京的库房里。

如今南洋一带,用的几乎都是大明朝庄发的金券银票,用张四维的话来说,“若是用金银,还怕有个成色好坏,若用我大明的金券银票,一两银子便就是一两足色细丝。”

什么成色的银子能换到多少金券银票,早就在各地的钱庄里头就算好了,而各地钱庄收到的金银,又全部汇总到“朝庄”里头,铸成水一准的成色。

前两年铸炼金银的大师傅,还多是东瀛过来的手艺人居多。这些扎着朝天小辫子的倭人,其他的不好说,可铸炼金银的水准那倒是没得说。现在这两年,明人也学得会了,甚至可以炼出来比倭人做的还好,不过为了维持金券银票的价值,仍铸得和从前一样。

萧阁台对徐阁老说了,倭人虽然不大好,可铸银的手艺了得,我泱泱大国不必连这点风度也没,咱这就叫技术引进。啥叫技术引进,徐阁老不大懂,不过技术和引进分开来,还是懂的,合在一起,也就那么个意思。

至于金银铸得比以前好,萧阁台也说了,总用一样的金券银票,日子长了总是不好。若是真铸得好了,以后重制几版新模样的金券银票,到时候十张老银票换九张新银票,金银的成色也再上一准。也防着年头长了,有人能做出差不多模样的假券来,这是好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