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晚翠文谈(汪曾祺集) >> 晚翠文谈(汪曾祺集)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大奉打更人 遮天 轮回乐园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斗破苍穹 吞噬星空 都市之破案狂少 好生开车 我乐于助人的室友 
晚翠文谈(汪曾祺集) 汪曾祺 -  晚翠文谈(汪曾祺集)全文阅读 -  晚翠文谈(汪曾祺集)txt下载 -  晚翠文谈(汪曾祺集)最新章节

“花儿”的格律(2/4)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菊花盅里斟酒哩,人民心愿都有哩,

敬给伟大的共产党,一心紧跟你走哩。

这里“有”、“走”本是单音节语词,但在节拍上,“都有”、“你走”连在一起,给人一种双音节语词的感觉。这一首第三句是三字尾,于是使人感到在节拍上很像是“西江月”。

③四句,上句是三字尾,下句是两字尾:

黑云里闪出个宝蓝天,开红了园里的牡丹;

党中央清算了“四人帮”的债,人民(们)心坎上喜欢。

④上句是七字句,下句是五字句,七、五、七、五。但下句加一个语气助词,这个助词有延长感,当重读(唱),与前面的一个单音节语词相连,构成双音节的节拍,如:

山上的松柏绿油油地长,风吹(者)叶叶儿响哩;

人民的总理人民爱,由不得眼泪(吆)淌哩。

⑤四句,上句的句尾是双音节语词加语气助词,下句为单音节语词加助词。同上,下句的单音节语词与语气助词相连,构成双音节的节拍,如:

南山的云彩里有雨哩,地下青草(们)长哩;

毛主席的恩情暖在心里哩,年年(吧)月月地想哩。

⑥五句,在四句体的第三句后插入一个三音节的短句,或各句都是两字尾,或上句是三字尾,下句是两字尾:

党的阳光照上了,

山里飞起凤凰了,

心上的“花儿”唱上了,

有好政策,

才有了六月的会场了。

画了南昌(者)画延安,

常青松画在个高山,

叶帅的功德高过天,

危难时,

把毛主席的旗帜肘端。

⑦六句,即在四句体的两个上句之后各插入一个三音节的短句。上句常为三字尾,下句或用双音节语词,或以单音节语词加语气助词构成双音节:

云消雾散的满天霞,

彩云飘,

花儿开红(者)笑吓;

群众拥护敌人怕,

邓副主席,

拨乱反正的胆大。

祁连山高(者)云雾绕,

雪山水,

清亮亮流出个油哩!

叶帅八十(者)不服老,

迈大步,

新长征要带个头哩!

⑧六句、七句,下句句尾或用双音节语词,或以单音节语词加一语气助词构成双音节。

总之,“花儿”的节拍是以双音节、两字尾为主干的。我们相信,如果联系了曲调来考察,这种双字尾的感觉会更加突出。“花儿”和三字尾的七言民歌显然不属于一个系统。如果说七字句的民歌和近体诗相近,那么“花儿”则和词曲靠得更紧一些。“花儿”的格律比较严谨,很像是一首朴素的小令。四句的“花儿”就其比兴、抒情、叙事的结构看,往往可分为两个单元,这和词的分为上下两片,也很相似。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花儿”是用汉语的少数民族(东乡族、回族)的民歌,为什么它有这样独特的节拍,为什么它能独立存在,自成系统,其间的来龙去脉,我们现在还一无所知。但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并且非常有趣的问题。二

另一问题是“花儿”的用韵,更准确一点说是它的“调”——四声。

中国话的分四声,在世界语言里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它在中国的诗律——民歌、诗、词曲、戏曲的格律里又占着很重要的位置。离开四声,就谈不上中国韵文的格律。然而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首先是它的历史情况。四声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众说不一。清代的语言学家就为此聚讼不休。争论的焦点是古代有无上去两声。直到近代,尚无定论。有人以为古代只有平入两声,上去是中古才分化出来的(如王了一);有的以为上去古已有之(如周祖谟)。从作品看,我觉得至少《诗经》和《楚辞》时代已经有了四声——有了上去两声了,民歌的作者已经意识到,并在作品中体现了他们的认识。

比如《卿云歌》:

卿云烂兮,乣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小时读这首民歌,还不完全懂它的意思,只觉得一片光明灿烂,欢畅喜悦,很受感动。这种华丽的艺术效果,无疑地是由一连串的去声韵脚所造成的。

又如《九歌》《礼魂》:

成礼兮会鼓,

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年轻时读到这里,不仅听到震人肺腑的沉重的鼓声,也感受到对于受享的诸神的虔诚的诵颂之情。这种堂皇的艺术效果,也无疑地是由一连串的上声韵脚所造成的。

古今音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真切地体会到这两首民歌歌词的音乐性,但即以现代的语音衡量,这两首民歌的声音之美,是不容怀疑的。

从实践上看,上去两声的存在是相当久远的事,两者的调值也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至于平声、入声的存在,自不待言。

麻烦出在把四声分成平仄。这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事。旧说沈约的《四声谱》把上去入归为仄声。不知道有什么根据。中国的语言从来不统一,这样的划分不知是根据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语音来定的。我们设想,也许古代语言的平声没有分化成为阴平阳平,它是平的——“平声平道莫低昂”。入声古今变化似较小,它是促音,“入声短促急收藏”。上去两声,从历来的描模,实在叫人摸不着头脑。也许在一定时期,上去入是“不平”的,即有升有降的。但是平仄的规定,是在律诗确定的时候。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在唐代以律诗取士的时候。我很怀疑,这是官修的韵书所定,带有很大的人为的成分。我就不相信说四川话(当时的四川话)的李白和说河南话的杜甫,对于四声平仄的耳感是一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