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 >>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遮天 遮天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茕茕 寂寞少妇的诱惑 美丽新世界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 许知远 -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全文阅读 -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txt下载 -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最新章节

book review|书评 艺术摧毁了沉默(2/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叶夫图申科抒情诗选》,陈雄、薛复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

《浆果处处》(长篇小说),张草纫、白嗣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90年代,花城出版社还出版了《提前撰写的自传》(1998年,苏杭译),收入他60年代写的五万字的自传,以及他评论俄国诗人(普希金、涅克拉索夫、谢甫琴科、古米廖夫、马雅可夫斯基、茨维塔耶娃、阿赫马杜林娜)的多篇文章:这部书被花城出版社列入“流亡者译丛”的系列。

二、“复出”的不同方式

80年代中后期,叶夫图申科再次在中国出现,已不再是负面、被批判的形象。他转而被誉为苏联,甚至是世界级的杰出诗人。评价上的颠覆性的变化。这种翻转,我们这里已经见怪不怪。因此没有人追问,反动、颓废的修正主义分子,转眼间为什么就成为正面形象。现在如果细察,可以发现这种断裂性的叙述,在叶夫图申科身上,采用的是“当代”常见的“去政治化”和“再政治化”的方式;这清楚显示在上面提到的几部诗选、论文集的编辑和前言中。

先看漓江版的“诗选”。这部诗选是多人合译,但苏杭起到主导作用,所以封面署“苏杭等译”

,长篇前言《苏联社会的心电图》也是苏杭写的。苏杭也是60年代《〈娘子谷〉及其它》的主要译者,推测那个批判性的简介也出自他之手。因此,前言在肯定他是“苏联著名诗人,也是当今世界诗坛上的风云人物”的同时,也述及他的诗在苏联和西方引发“毁誉参半”争议的情况,并借用特瓦尔朵夫斯基、西蒙诺夫的话指出他的不足。不过,他并没有提及中国60年代的批判,没有提起曾有《〈娘子谷〉及其它》这本书,也没有回收“反动”“修正主义”“颓废派资产阶级分子”这些帽子。前言只是语焉不详地说他不是首次在中国降落,说他的创作曾“引起我国文艺界和读者的关切”,“我国读者对他似乎并不陌生”,

没有具体解释“关切”“并不陌生”的具体情况。

湖南人民版的“诗选”是另一种情况。用一种现在时髦的说法。译者前言虽然长篇谈论叶夫图申科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却完全不谈他的经历、创作、评价与历史、与现实政治的关联,没有提及他的创作、活动在苏联内部,在东西方冷战中发生的争议、冲突,只是抽象地说他三十多年来的创作,“始终对社会政治的迫切问题密切关注,对人的内心和人的命运深入观察,从而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说他“侧重于言志抒情,善于汲取自身的生活经验,使诗作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即使在平淡的生活和习见的景物中,他也能发现永恒的哲理。”

与这种“去政治化”倾向相关的,是他的一些重要的,引发争议的作品不再出现在80年代选本中,如《斯大林的继承者们》等。而湖南人民版的选本,更是没有出现《娘子谷》。相信这不仅是艺术上的考虑。“他(指死去的斯大林——引者)只是装作入睡/因此我向我们的政府/提议:/墓碑前的哨兵——增加/一倍,两倍/不能让斯大林起来,/还有和斯大林相连的过去”。

“再政治化”的情形,则体现在90年代论文集《提前撰写的自传》的出版。前面说过,它列入“流亡者译丛”

。主编林贤治在《序〈流亡者译丛〉》中对“流亡者”有这样的界定:“贡布罗维奇这样说:‘我觉得任何一个尊重自己的艺术家都应该是,而且在每一种意义上都必然是名副其实的流亡者。’这里称之为‘流亡者’,除了这层意思之外,还因为他们并非一生平静,终老林下的顺民或逸士;其中几近一半流亡国外,余下的几乎都是遭受压制、监视、批判、疏远,而同时又坚持自我流亡的人物。在内心深处,他们同权势者保持了最大限度的距离。”

按照贡布罗维奇

的说法,“流亡者”似乎过于宽泛,几乎所有的有个性,有严肃艺术追求作家都包括在内。而按照后面的补充,即使不能说叶夫图申科“不是”(“流亡者”),却也难以简单地说他“就是”;尽管苏联解体之后,叶夫图申科移居美国,但并非受到压制、迫害。显然,在对叶夫图申科的政治倾向描述上,中国60年代对他的批判和90年代“流亡者译丛”的处理,采用的是两种视角、方式。前者将他看作与“权势者”一体,也就是赫鲁晓夫的反斯大林路线的积极追随者,而后者却突出并夸大他与“权势者”(政治的和文学)的对立与冲突。

没有疑问,当时的苏联对叶夫图申科的言行、创作有许多争议,他受过许多批评、攻击,也确实受到政权当局和文学界权力机构的压制,特别是1963年在法国《快报》刊登“自传”这一事件

。他被攻击为“叛徒”“蜕化变质分子”,针对他发表许多挞伐文章,他在苏联作家协会特别会议和共青团中央全会上受到批判,他的朗诵会被禁止举行;也被迫做了检查。这样的压制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当时尚未被解职的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这一围攻中“起过不小的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