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生活随笔集)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生活随笔集)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大奉打更人 遮天 轮回乐园 斗破苍穹 吞噬星空 飞花溅玉录 寂寞少妇的诱惑 好生开车 明克街13号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生活随笔集) 熊召政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生活随笔集)全文阅读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生活随笔集)txt下载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生活随笔集)最新章节

文人与商人(1/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文人与商人|

非常高兴来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同学们交流。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文人与商人》。

同学们可能感到奇怪:一个作家,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题目呢?这是因为我曾经下海经商了几年。每次演讲之后,总有人问我经商的经历。在财富英雄日渐受到社会追捧的时代,我的这段经历引起人们的好奇原也不足为怪。我便想到应该找一个机会,回答大家的好奇,即我是怎样当文人的,又是怎样当商人的,两者是怎么结合的。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干脆通过成电讲坛告诉大家。

在中国古代,我们谈到文人,类似于今天我们说到知识分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如果认真地研究就会发现,文人从来都不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价值取向,还是生活旨趣,都大相径庭。古人言“渔、樵、耕、读”四大贤人,读书人摆在最后。这读书人便是知识分子,便是文人。文人进入社会之后,便立即分化,他们的社会职业千差万别。我们的两院院士是文人,官员、政治家也是文人,学校里教书的老师、幼儿园里的阿姨都可以叫文人。所以说,文人不是一个整体,它只是社会人群中的一个类别。凡是读书人,凡是知识分子,都可称作文人,这是广义的文人。这个文人,其实是文化人。

如果说狭义的文人,就是单纯指吃文学艺术这碗饭的人。靠手中的一支笔谋求生存,为社会做某种贡献。像扬州八怪,卖文、卖画为生。这样一部分人面很窄,他们通晓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即我们所说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这应该是文人的正宗。但是,在古代即便有文人的身份,但靠一技之长谋求生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化生存的人,还是非常之少。我们读一读中国的文学史就会发现,从屈原写《离骚》开始,直到晚清,靠写作为生的作家非常之少,古代中国作家的出身多半是官员。不过,有趣的是,他们身后的大名,并不因为他们是高官,而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我们忘记了屈原三闾大夫的身份,是楚国的高官,只记得他是诗人。不过,在官本位的中国,衡量一个作家成功与否,除了文学这把尺子,还有官场这把尺子。你的作品写得非常好,在社会上影响非常大,但你若没有一官半职,没有当上作家协会的领导,开会时你还得坐在台下,排名时你就得往后靠。这一点,古往今来没有改变。杜甫的官很小,充其量也就是个处级吧。但后人给他编文集时,不称《杜甫全集》,而叫《杜工部全集》。放在今天,可能就是《杜处长全集》。大家觉得可笑吗?其实一点都不好笑。这是文人的悲哀。杜甫有“诗圣”之称,但“诗圣”没有级别。工部是个小官,但是朝廷命官。因此,工部这顶乌纱帽比“诗圣”这顶桂冠值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滑稽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孔圣人说过“学而优则仕”,这五个字成为朝廷乃至民间衡量人才的标准。书读得最好的人,一定要当上高官。这是人才量化的一个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因为“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承担着管理国家的责任。在古代流传着一句话:“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思想,就是为朝廷服务。因此在古代没有专业作家的说法,从政之余,吟诗作赋。这些人的专业,用今天的话说是公务员,业余身份是诗人、画家、书法家。当然,也有极个别例外,有些文人入仕,只是搞专业。像吴道子,他是宫廷画家,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享受正部级待遇的画家,也是官员的身份。米芾是大书法家,但他不是搞专业,他是行政长官。这样的文人,被后世称为楷模。但心仪归心仪,真正仿效的却不多。中国的文人同西方的知识分子不一样,虽然在常态下,都积极进取,但若有个风吹草动,其妥协与退缩的艺术也不可低估。

文人有时可爱,有时可恨;有时可敬,有时可杀;有时缚虎除害,有时舍身伺虎,有时为虎作伥。古代一个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其安身立命的东西首先不是写一部好作品,画一幅好画,而是要“学而优则仕”,谋个一官半职。如果一味当官,也会被人瞧不起,当到一定的时候就退隐,就是主动把乌纱帽摘掉,挂冠还山,这种人就会获得清誉,他的作品便尤其受到世人的重视。像郑板桥是当了多年的县长退休后,才到扬州卖画的。我们的大诗人李白,也跑到官场凑了一回热闹,当了大学士,也就是皇帝身边的御用文人。民间故事中说他醉草蛮书,让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就是宣传李白当大学士时的狂劲儿。不过,李白也是实在当不了官,他才情很高,但他的行为举止和官场的游戏规则离得太远,太不靠谱了。所以皇帝只好将他放金还山。

但李白只是文人中的个案,从通常意义上说,古代文人是整个社会游戏规则的规范者,是整个社会风气的倡导者。美国学者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这本书中讲到“风俗自下而上,风气自上而下”,这话很有见地。贩夫走卒、引壶卖浆者流,他们的行为举止、生活习惯,形成的一种嗜好、一套规矩,便是风俗。比如说,成都人到了冬天,一见到太阳,就想跑到郊区去喝茶、打麻将;一进足球场,就狂呼“雄起”,这就是成都的风俗。而武汉人早上起来,谁也不想生火做饭,而是上街去“过早”,不是买一碗热干面,就是买两只面窝,一边吃着一边赶乘公汽,这就是武汉的风俗。相对于风俗,风气更偏重雅的一面。两者的关系,有点像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关系。风俗是大众的,随处可见的;风气是小众的,有时是与风俗相背离的。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主体在上流社会,因此文人是风气的倡导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为精神文明提供一个正确的蓝本。我们中国古代的文人,绝对不会像凡·高那样,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在情人节送给一个妓女。凡·高这种人在中国,一定会被认为是神经病。事实上,凡·高也的确是神经病。在中国,文人私下里可能会欣赏凡·高,但从普世的道德观念出发,中国文人就会和凡·高划清界限。中国古代文人最张狂的例子,莫过于竹林七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魏晋风度。他们的怪异,不仅体现在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思想上的叛逆。嵇康临死时弹《广陵散》,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个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洗铅华 诡秘之主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