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材 >> 素材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折腰 坤宁 长公主 学神在手,天下我有 (穿书)黑莲花攻略手册 神医弃女 我靠崩人设在男主手中苟命 女配不掺和(快穿) 小豆蔻 天官赐福 
素材 风暄和 -  素材全文阅读 -  素材txt下载 -  素材最新章节

唐朝冬天(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唐朝人过冬的“贫富差”:官宦穿皮裘百姓靠纸衣

2017年01月26日 13:49

来源:澎湃新闻网作者:徐俪成

79人参与 16评论

在古代,寒冷是人们每年都要面临的巨大生存挑战。古人没有即开即用的空调,也没有集中供应的暖气,每当时节步入寒冬,就会有无数人为如何安然度过冬天而担忧发愁。唐宋时代本是中国气候史上的温暖期,冬季的气温已经不像魏晋南北朝时那样寒冷,但是一般人家还是对冬天充满了畏惧,杜甫在夔州之时,曾经遇到一次强烈的寒潮,在刺骨冷风中,绝望的诗人写了一首歌行体诗《后苦寒行》描写当时的感受:“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天兵斩断青海戎,杀气南行动地轴,不尔苦寒何太酷”,生动地写出了自己的小屋在寒冷的西北风中摇摇欲坠的景象。夔州位于现在的重庆地区,尚属于全国比较温暖的城市,在其他地方,严冬则更加冷酷。如常年生活在河南的孟郊,写过一首《苦寒吟》,诗云:“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杜甫在寒风中还有余裕想象天兵斩戎、杀气南行的景象,孟郊则是冷得连诗都几乎吟不出了。

暖炉、手炉、地炉:唐人的燃炉采暖

面对冷酷的寒冬,古人并非束手待毙,他们想出了许多保暖防寒的方式,以求顺利渡过这每年一次的难关。冬天没有农事,人们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因此室内取暖是防寒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阳光长期从南方射入,故此房屋多是坐北朝南的格局,以求在冬日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送来的温暖。当然,到了真正的数九寒天,单凭微弱的阳光远远不能达到取暖的效果,夜里没有阳光的时候就更加难熬。因此,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想到了生火取暖之法,最早是在庭院四周设置巨大的“火阵”生火,《吕氏春秋》描写春秋时卫灵公的冬季日常,就是“衣狐裘、坐熊席,四阵有火”的景象。再到后来,这种露天的“火阵”又被改进为室内的火炉,到了汉朝以后,考古文物中更是大量出现了各类小型暖炉、手炉等取暖设备。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铁暖炉图片出自倪方六《古代中国人怎么吃火锅》

在唐代,人们在室内取暖的主要方式仍然是生炉火,王公贵族和高级士大夫常常使用铜制的暖炉,在其中燃烧木炭取暖,或者干脆直接利用薰炉燃香发热。曾当过宰相的元稹写过一组吟咏二十四节气的诗,其中《大寒》一首写道:“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其中“金炉兽炭”说的就是铜暖炉和制成兽形的木炭。初唐诗人宋之问在宫城的秘书省值班时曾作《冬夜寓直麟阁》一诗,中有“直事披三省,重关闭七门。广庭怜雪净,深屋喜炉温”之句,可见宫廷里是供应“暖气”的。白居易晚年退休居洛阳家中,冬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靠在暖炉边睡觉,久而久之,居然对暖炉产生了感情。到了春天天气回暖,不得不将暖炉收藏起来时,他写下一首《别春炉》与之告别,诗中说自己和炉子“独宿相依久,多□□别难”,为了能和暖炉长相厮守,竟希望天公“长遣四时寒”,让寒冷的日子再久一些。

唐代忍冬纹银薰炉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暖炉虽然小巧便携,但是造价昂贵,只有官宦人家才有经济实力购置。家境一般的人,买不起铜暖炉,又需要生火取暖,便常会在自己家的屋子里挖一个深坑,在坑里推满木柴,掺着松脂和杉子之类易燃物点火取暖,称为“地炉”。晚唐诗人皮日休在《奉和鲁望樵人十咏》中描写当时樵夫的冬日生活是:“山客地炉里,然薪如阳辉。松膏作滫瀡,杉子为珠玑。响误击刺闹,燄疑彗孛飞。傍边煖白酒,不觉瀑冰垂。” 地炉虽然不如铜暖炉精致,但在炉边暖上一壶白酒,看着炉中火星迅速跃起,又如彗星般飞溅的景象,也庶可暂时忘记屋外的寒冷。

不管是暖炉还是地炉,都需要添加燃料,在唐代的平民百姓家,最常见的燃料是木柴或柴草,而朝廷官员和比较富裕的人家,则大多使用燃烧更易、效率更高的木炭。在高官富户集中的长安城,木炭的使用量相当惊人,唐玄宗天宝五年,朝廷特别增设了“木炭使”的职务,到了唐德宗贞元年间又在户部下设立“木炭采造使”,专门负责购买、烧制木炭,供给长安皇室和官员使用。长安城的木炭来源主要是城南终南山上的树木,当时终南山上除了隐士之外,就数樵夫最多,故此王维的《终南山》诗中要强调“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而白居易《卖炭翁》中那位“伐薪烧炭南山中”的老翁,便是在终南山中伐木制炭的众多炭工之一。为了方便将木材和木炭及时运到长安城中,唐朝皇室专门开辟了一条漕河,联通终南山和宫城,并在长安西市建造了专门的贮木场。除了政府置办以外,唐代最繁荣的西市里有专门制造、贩卖木炭的商店,还有许多炭商将炭放在牛车或驴车里,或者直接背在背上走街串巷地叫卖。冬日木炭的价格随着气温波动,天气越冷,价格就越高。木炭昂贵之时,并非人人有能力购置,一生穷困的孟郊之所以得到“郊寒”的称号,除了诗风孤峭以外,也因为他无钱购买取暖物资,经常在冬日写诗叹寒。孟郊曾写过一首《答友人赠炭》感谢朋友在冬日为自己送来木炭取暖,诗云“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驱却坐上千重寒,烧出炉中一片春。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雪中得炭的惊喜之情跃然纸上。除了木炭以外,西凉国还曾向唐朝进贡过一百条“瑞炭”,据《开元天宝遗事》说这种炭“长尺余,青色,坚硬如铁,烧之无焰有光,每条可烧十日,热不可近”,从描述上看很可能就是煤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