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论(上海译文版) >> 文学论(上海译文版)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遮天 遮天 大奉打更人 媚者无疆 轮回乐园 过野 茕茕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斗破苍穹 
文学论(上海译文版) 夏目漱石 -  文学论(上海译文版)全文阅读 -  文学论(上海译文版)txt下载 -  文学论(上海译文版)最新章节

第七章 补遗(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第七章

补遗

除前章所论述的焦点意识之推移的次序、种类及例证以外,应该讨论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但因缺乏时间和材料不足,不得已而不能详论者,在此合为一章,作为补遗。

(一)文学上的“暗示”之种类。

因为受到“暗示”而推移的意识之波纹,是千差万别的,要想具体说明其内容,正如从本质上说明天才者的意识一样,是很困难的。然而若将其分为纲目,并限定于文学领域时,似乎是可以分类概括其特性的。因为,在文学领域,“暗示”构成了文学内容自不待言,而文学内容又如上文所说,是由四种材料构成的,所以一切“暗示”,都以这四要素的形式注入文学中。

关于这些暗示,究竟受怎样的社会状况所影响的问题,这里有必要谈一谈。文学不过是人之活动的一种表现,而这种表现不能随意单独取其路径,它会对人类的其他领域的活动造成影响,同时又受其他活动的影响。因此,要讨论某种文学中的暗示之来由和结果时,仅看到文学潮流,而置其他方面活动于不顾,便很难进行周密全面的研究了。从这一点上所看到的文学是社会现象之一,故而与其他社会现象相关联,搞清其“自动”与“反动”,方能尽知。因此,一切历史学家,同时非是文学史家不可;而一切文学史家,也非是一般历史学家不可。现在,我们将人类活动的表现大体区分,可以有:(甲)经济及科学的状况,(乙)精神的(来自哲学和宗教等)状况,(丙)政治的状况等。这些广阔领域中的活动力量既然关乎文运的推移,那么,不必说文学与这些活动力量是不可分离的。

(甲)当讨论物质状况和文学的关系之时,任何人都最先要着眼的,是伊丽莎白王朝时代的文学(Elizabethan Literature)。伊丽莎白时代是文学在英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兴盛时期,此乃人所共知。究其起因,首先无疑是为当时物质发达的状况所决定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除物质状况以外,没有其他因素关乎文学的发达了。例如宗教问题。到女皇即位时为止,宗教纷争不断,人心大多为之所动。宗教是掌控人之生死的巨大势力,在未适当解决以前,民心不稳,犹如乘气球漂浮于空中。在英国那样的有宗教传统的国家更是如此。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无疑能够促使文学的兴盛)。历史学家的研究证实,当时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民众在经济上也开始富裕起来。由于农事改良,在严冬气候条件下也能饲养羊群了,不必像以前那样总吃咸鱼了。砖的二次发明(1450年)促成了房屋改良,不太富有的人家也使用了玻璃、绒缎、枕头,风气爱好也自然趋向华美,气象自然雄大起来,精神上也渐渐自信了。这种到处充满的自信,只要看看当时的文学作品,就能看出,而且会有深刻的感受。当时,英国人正与西班牙人争霸于海上,击败了西班牙的所谓“无敌舰队”(Invincible Armada),使数百艘船沉入海底(自不待言,那次战胜,多赖于物质生产条件)。他们以为:天下是我们的天下,志之所至,旁若无人,任意发展,勇往直前的那种雄心,都成为烂漫的词藻,一直留存于二十世纪的今天。所以当时的文学,虽极其自由伸张,无拘无束,却毫无窘迫之状、扭捏之态,没有退婴主义,没有厌世主义,没有隐遁主义,是傲然的、进取的。消灭“无敌舰队”的那种气魄,也鲜明地表现于文学之中。其次不能忽视的,还有所谓新世界的扩张。一直以来,他们生活着的自以为广阔的世界,其实不是真正的世界,只是世界的一部分,直到此时他们才了解了这一事实。而在他们未知的那个世界里,住着没见过的人、没听说过的鸟兽、草木、虫鱼,这些都足以使那些幽闭于旧世界、而不思发展的人们惊愕:这岂不是大发现吗?不可想象,这种发现不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恰如高墙围起的一亩庭院,长年起居坐卧于其间而自得自足者,有朝一日醒来一看,四壁围墙一夜之间消失了,千里景物拥入双眼,顿觉天地一新、视野开阔,于是不得不想象在眼界尽处,还有诱人的新天地。换言之,这个新世界又唤起新世界背后的新新世界,从而赋予国民以异常丰富的想象力。此种丰富的想象力,使当时的文学大放异彩,并使后人瞠目惊讶。

现在再举一例来说。18世纪英国人在农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不能只是看作农业的发达,它也影响到了艺术领域。在未实现发达的时候,和中世纪时代一样,就是用牧草喂羊,所以入冬后就不能饲养了,大都宰杀。而且用草来喂养,那些长草之地就不能种庄稼,实在太不经济了。17世纪时,荷兰有人发明用芜菁喂羊,后来有人将这种方法传到英国,不但在冬季可以养羊,而且扩大了耕地,农业生产因之大为增加。于是他们得以致富,这是应该记住的事实。而这一事实的影响,表现为所谓“自然风景式庭院”(landscape gardening)的艺术的产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以前他们的住宅很不雅观,正如麦考利在其历史著作中所描述的那样。但是到了那时,人们的住宅顿改旧观,高柯大树现于庭中,自然景观形成了庭院之景。英国之以“自然风景式庭院”而得名,就是在那个时候。这种影响不仅及于造园艺术,随着家产的丰足,需要装饰自己的家屋,并饰之以父祖或自己的肖像画,这是读过美术史的人都知道的。正是在那个时候,出现了雷诺兹、庚斯博罗等肖像画家。肖像画之所以发达,正是受了这种需求的刺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