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曾国藩全书 >> 曾国藩全书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遮天 遮天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 过野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茕茕 寂寞少妇的诱惑 大乘期才有逆袭系统 
曾国藩全书 黎娜 -  曾国藩全书全文阅读 -  曾国藩全书txt下载 -  曾国藩全书最新章节

篇十 天津教案(2/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余生平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故读书无手抄之册,居官无可存之牍。生平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今署中内外服役之人,厨房日用之数,亦云奢矣。其故由于前在军营,规模宏阔,相沿未改,近因多病,医药之资漫无限制。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在两江交卸时,尚存养廉二万金。在余初意,不料有此,然似此放手用去,转瞬即已立尽。尔辈以后居家,须学陆梭山之法,每月用银若干两,限一成数,另封秤出。本月用毕,只准赢余,不准亏欠。衙门奢侈之习,不能不彻底痛改。余初带兵之时,立志不取军营之钱以自肥其私,今日差幸不负始愿,然亦不愿子孙过于贫困,低颜求人,惟在尔辈力崇俭德,善持其后而已。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

清末在华主教合影旧照

吾早岁久宦京师,于孝养之道多疏,后来辗转兵间,多获诸弟之助,而吾毫无裨益于诸弟。余兄弟姊妹各家,均有田宅之安,大抵皆九弟扶助之力。我身殁之后,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其次则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常常以吉祥善事代诸昆季默为祷祝,自当神人共钦,温甫、秀洪两弟之死,余内省觉有惭德。澄侯、沅甫两弟渐老,余此生不审能否相见。尔辈若能从孝友二字切实讲求,亦足为我弥缝缺憾耳。

这封信有一千多字,详细说明了如何安排他的后事,以及嘱咐儿子如何为人处世。从这封信中足以看出曾国藩当时是抱着大义凛然的心态去处理这个案件的,信中也显示了他对此事感到诚惶诚恐,为他的天津之行增加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后来的事实证明,曾国藩在办理天津教案的全过程中,和常人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二、违心断案

曾国藩于六月初十日到了天津之后,看到事态就在他的预料之中,天津城内人心浮动,大家都等着看朝廷如何处理此事。同时,洋人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曾国藩在十一日给他儿子写了一封信:“天津士民与洋人两不相下,其势汹汹。缉凶之说,万难着笔,办理全无头绪。”虽然不知道事情该从什么地方下手,但正事也是必须要办的。在曾国藩看来,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安定人心,因此他于十一日向天津城内的百姓发出了《谕天津市民》的告示:

自咸丰三、四年间,本部堂即闻天津民皆好义,各秉刚气,心窃嘉之。夫好义者,救人之危难,急人之不平,即古所谓任侠之徒是也。秉刚气者,一往直前,不顾其他,水火可赴,白刃可蹈之类是也。斯固属难得之质,有用之才,然不善造就,则或好义而不明理,或有刚气而无远虑,皆足以偾事而致乱。即以昨五月二十三日之事言之。前闻教堂有迷拐幼孩,挖眼剖心之说。尔天津士民忿怒洋人,斯亦不失为义愤之所激发。然必须访察确实。如果有无眼无心之尸实为教堂所掩埋,如果有迷拐幼孩之犯实为教堂所指使,然后归咎洋人,乃不诬枉。且即有真凭实据,亦须禀告官长,由官长知会领事,由领事呈明公使,然后将迷拐知情之教士、挖眼剖心之洋人,大加惩治,乃为合理。今并未搜寻迷拐之确证、挖眼之实据,徒凭纷纷谣言,即思一打泄忿。既不禀明中国官长,转告洋官,自行惩办;又不禀明官长,擅杀多命,焚毁多处。此尔士民平日不明理之故也。我能杀,彼亦可以杀报;我能焚,彼亦可以焚报。以忿召忿,以乱召乱,报复无已,则天津之人民、房屋,皆属可危。内则劳皇上之忧虑,外则启各国之疑衅。十载讲和,维持多方而不足;一朝激变,荼毒万姓而有余。譬如家有子弟,但逞一朝之忿,而不顾祸患入于门庭,忧辱及于父兄,可乎?国有士民,但逞一朝之忿,而不顾干戈起于疆场,忧危及于君上,可乎?此尔士民素无远虑之故也。

津郡有好义之风,有刚劲之气,本多可用之才,然善用之,则足备干城;误用之,则适滋事变。闻二十三日焚毁教堂之际,土棍游匪,混杂其中,纷纷抢夺财物,分携以归。以义愤始,而以攘利终。不特为洋人所讥,即本地正绅,亦羞与之为伍矣。

本部堂奉命前来,一以宣布圣主怀柔外国息事安民之意;一以劝谕津郡士民,必明理而后可言好义,必有远虑而后可行其刚气,保全前此之美质,挽回后日之令名。此后应如何仰体圣意,和戢远人,应如何约束同侪,力戒喧哄,如何而惩既往之咎,如何而靖未平之气。仰读书知理君子悉心筹议,分条禀复。特谕。

当时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同曾国藩一起负责处理这件事情,此人已经有了多年和洋人打交道的经验,由于惧怕洋人,养成了卑躬屈膝、卖国求荣的秉性。曾国藩虽然在官场上混了很多年,但并没有多少机会和洋人打交道,所以在处理案件时较多听从崇厚的建议。据崇厚的意思,还是尽最大努力不要把洋人得罪了。曾国藩在进退维谷的情况下,也只好试一下崇厚的方法了:“天津人心汹汹,拿犯之说,势不能行,而非此又不能交卷。崇帅欲余撤道、府、县三官以悦洋人之意,余虽知撤张守即大失民心,而不得不勉从以全大局。”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在民心与洋人二者中,无疑是选择了后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