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毛泽东诗词赏析 >> 毛泽东诗词赏析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遮天 遮天 大奉打更人 斗破苍穹 吞噬星空 温度 寂寞少妇的诱惑 说岳全传 重生之女将星 
毛泽东诗词赏析 王鹏 -  毛泽东诗词赏析全文阅读 -  毛泽东诗词赏析txt下载 -  毛泽东诗词赏析最新章节

第20章 咏史诗(1)(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万马齐喑叫一声——《七绝·刘》

一九五八年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①俊伟有刘。

孤鸿铩羽悲鸣镝②,万马齐喑③叫一声。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

题解

毛泽东爱读史书和历史小说,他读《旧唐书·刘转》时,对刘的策论十分赏识,曾在旁边批注:“起奇特。”这首诗是毛泽东1958年读这段历史时有感而作的,联系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能与毛泽东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提出的“振奋感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刘(773~846年),字去华,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人。中唐大和二年(即公元828年)举“贤良方正”,在回答考官有关政事、国事的问题时,他痛斥宦官专权,危害国家,劝皇帝诛灭他们。考官虽然赞赏刘的才华和勇敢,但因为惧怕宦官的专横,所以最终不敢录取他。此后,与宦官有矛盾的令狐楚、牛僧孺征召他为幕府从事,后授秘书郎,最后遭宦官诬陷,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他乡。

注释

①中唐:唐王朝中期(766~827年),这一时期社会危机不断,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外族入侵,中央政权日益削弱。

②鸣镝:也叫响箭,这里比喻宦官对刘的中伤和打击。

③万马齐喑:比喻当时沉闷的社会局面。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通过抒发对刘的赞赏之情,表达了希望自己身边能多出现些像刘那样敢想敢作敢当的人。

首句“千载长天起大云”,写在千年之前,乌云密布天空,让人感到压抑沉闷,其实这象征着中唐时期的政治局面。中唐时期,宦官把持朝政,把朝野内外搞得乌烟瘴气,把天下弄得动荡不安。这句是起兴,也是渲染,为作者所钦佩的历史人物出场做了铺垫。

次句“中唐俊伟有刘”,是说在中唐这样黑暗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刘这样一个优秀杰出的人物。作者之所以说刘是“俊伟”,是因为他不仅学识渊博,富有才略,还敢于在朝廷考官的面前,一针见血地指出宦官专权的危害。那么,像刘这样的贤能人士,生活在中唐这样一个黑暗动荡的时代,他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呢?在后两句中作者给出了答案。

第三句“孤鸿铩羽悲鸣镝”,写出了刘生存环境的险恶,在那么多对策者当中,只他一个人有观点鲜明的策论,这就使他显得很孤单,并且因为他直斥宦官专权的危害,所以不可避免地招来宦官的诽谤、攻击。他就像一只伤痕累累的孤雁,要不断躲避别人的暗箭。在这句里,隐含了作者对刘深深的同情。

末句“万马齐喑叫一声”,是说在万马齐喑的时候,一匹骏马却长鸣一声,打破了沉闷,“万马齐喑”是对当时残暴政治统治下无限压抑恐怖的政治气氛的形象描述,但是在这种氛围中,刘却敢“叫一声”,这一声如同晴天霹雳,最终让当权者恼羞成怒,对他进行惨无人道的迫害。这句既是对刘悲剧命运的描写,也包含了作者对刘面对黑暗势力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的由衷敬佩,抒发了作者对刘的深切同情和无限惋惜。

这首七绝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概括性非常强,只用了28个字就概括了刘的一生以及整个中唐黑暗的社会状况。另外,比兴与衬托相结合也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

一路冲向万里涛——《七绝·屈原》

一九六一年秋

屈子当年赋楚骚①,手中握有杀人刀②。

艾萧③太盛椒兰④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集》。

题解

屈原是毛泽东极为崇拜的一个古代诗人,他曾对屈原的伟大爱国精神和天才的文学创作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他评价屈原是继《诗经》之后“首屈一指”、“第一位有创作个性的诗人”。对《离骚》中抒发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毛泽东十分赞扬,

1961年,我国已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国内经济出现严重危,国外的反华势力这时也对我国施加压力,为了鼓励中国人民在逆境中崛起,毛泽东写了这首七绝。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曾官至左徒,三闾大夫,后因遭小人陷害,被楚襄王放逐,晚年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机,投汨罗江而死。

注释

①楚骚: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②杀人刀:比喻屈原与小人斗争的“笔”。

③艾萧:即艾蒿,臭草,这里比喻奸佞小人。

④椒兰: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这里比喻贤德之士。

赏析

屈原是毛泽东最为崇敬的一位诗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毛泽东喜爱阅读的书籍之一,这首七绝诗就是作者再读《楚辞》后的感怀之作,它艺术地概括了屈原悲剧的一生,热情地赞颂了他的文学成就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