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前上古文明 >> 史前上古文明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赘婿 赘婿小说 大魏宫廷 庆余年 终宋 二战之无限兑换 赘婿小说 大宋的智慧 天下枭雄 抗战之杀神崛起 
史前上古文明 行云树 -  史前上古文明全文阅读 -  史前上古文明txt下载 -  史前上古文明最新章节

第58章 环山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以现在的生产能力,还是一步一步来吧,心急不得好结果。将烧砖工作交给斟土接手后,我再次投入城墙的建造中来。

城墙修建时,我让工匠们留出四道城门的位置。城门宽四米,两边的城墙比其他地方要厚出两米,加上城门的宽度,这段厚五米五的城墙长十米左右。

这时候城墙已经建造到三米的高度,是时候考虑城门的建造了。城门是做成拱门还是方门让我犹豫不决,建造拱门的话,城门也得做成拱形的,美观但难度很大。

方门建造简单,但是担心承重问题。几番斟酌后我还是选择将城门建成方门,为了方便城墙中段的建造,我让工匠们先修筑城门这一段的城墙。

当这段城墙高度达到三米五的时候就让工匠们停止继续往上筑建。城门部分的建造关乎以后整座城的使用性能,我得亲临指挥,并参与到工匠们当中去,有的活还得我动手亲自去做。

为了能够承受城门上方三米多的墙土重量,我专门带人去选择适合的木材。做城门的门梁木材长八米,是两头直径四十公分的硬木,本想截取十米的长度,这样两头可多出三米的承重。

这样长度的木材很多,随之也更加粗壮,用目前的工具砍伐费力不说,而且运输能力有限。

这种规格的木材每个城门需要十四跟,一共截取了五十根。承重木下方的枕木要求也很高,头尾粗细必须一样,只是不用承重木那么粗。

建造城门的同时也开始建造城门的门,木门采用之前木墙门的制作方法。制作木门的木材直径二十五公分左右,去皮后削成直径二十公分的方形,利用编制竹筏的方式做成门板,固定材料的绳索采用目前最结实的兽皮绳。

门轴直径三十五公分,门厩就嵌入地下和门梁上城墙内。门槛设置在门梁下方,这样既能让城门关实,也方便出入。这些制作城门的木材为延长使用寿命,都经过火烧碳化再经过精细加工。

第一道成门建造好后,在城门上方修建了一个小城楼。当然小城楼是用土墙的形式建造的,只有一层高,屋顶盖席草。看着简陋但是城墙的总体效果还是出来了,我站在护城河对岸看这个城门,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中午吃过饭后,我终于想到缺什么了,城门上少了这座城的名字。经过几秒钟的思考我就敲定了新城的名字,环山城!

虽然城墙经过火烧硬化,在上面刻字也不容易风化。但是不美观,而且比较困难,万一刻坏了就无法修补。古人城市的名字,是在修筑时就将刻好字样的石板嵌入城墙上,现在城墙已建成就没法那样做了。

用石块刻字是不现实了,单凭将石板一面打造平滑都很费劲。我用黏土做了四块泥板,厚二十公分,长七十,宽四十。在泥板还未干透时在上面刻上环山城的汉字,字刻好后找来一种红色的沙石,磨成粉后拌水成浆涂在上面,等全部干透后放入陶窑煅烧就可以。

另外又做了四块稍小的泥板,长三十,宽二十,上书东南西北门,以后就嵌入城门门沿上方,环山城字样的陶板就嵌入城门门沿正上方中间位置。

利用红色沙石磨制成粉后,制浆涂抹在陶器上烧制是做泥板前就进行过实验的,效果不错,涂在陶器上能烧制出光滑的釉面,而且颜色鲜红。

八块泥板做一窑烧制,煅烧的时间长达十六天。陶板出炉后,果然效果不错,连我自己都感觉完美。环山城、东门西门等字样,醒目艳丽。

这是斟尧第二次看见带有颜色的陶器,因为红色沙石难寻,之前做实验只是随便抹了点,斟尧只当平时烧窑时出现的黑白灰黄看,现在这样大片有规则的人工色彩,着实让他惊喜了一番。

之后斟尧便迷上了寻找各种色彩的石料,给陶器染色。之后使用的器皿中偶尔出现带颜色的,但数量极少,族里长老们将它视为极品。对我制作出的陶牌匾更是如神物看待,这除了颜色外还主要归功于那几个字吧。

陶匾出窑后,就是镶嵌了。我让人在城门前搭好木架后,站木架上用战刀给城墙挖出两个刚好能放入陶匾的洞,空隙处塞入用浓稠米汤拌合的石灰砂浆。

战刀割在几乎陶化的坚硬墙壁上,虽然没有让战刀出现任何锉钝缺口,但也着实让我心疼。

两块陶匾安装好后,夏展、石白、鹰世等年长族长和长老跑到城门外,对着环山城和南门两块陶匾跪拜,他们对文字有着近乎狂热的崇拜。看来等环山城建成后,我得着重发展下文化产业了。

其他三个城门还未筑成,就不用这么麻烦的镶嵌方式了,直接在筑城时将陶匾放入其中就可以。

夏历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四个城门及城楼全部筑好,除城门部分十米长的城墙外,现在城墙其他部分只差三米高的墙体和一米二的箭垛(箭垛凸处一米二,凹处八十公分)。

夏历三年三月一日,春播仪式结束后,族人停下筑城工作全部投入春播工作中来。插秧结束前城墙工作都没再筑建,部分族人挖掘取运墙土,另一部份管理田间地头和整理即将移插的秧田。

四月二日,移插结束后,除了专职人员和祁羽等狩猎队及留下管理庄稼的部分族人,其余的全部投入城墙的建造中来。

七月水稻收割前,四面城墙墙体建成,只差箭垛的筑建了。迫于收成在即,不得不停下来进行收割工作,城墙上只留下当做钢筋使用的木条,犹如无数根避雷针插在墙土内。

但也不妨碍环山城的雄伟壮观,族人在田间劳作,累的时候就直起腰遥望远处他们的辛苦杰作,每每看到后原本疲倦的身体再次充满活力,想尽早收割水稻,去完成他们引以为豪的宏伟建筑。

族人收割水稻的期间,另一部分族人已经在翻田耕地,准备二季的水稻秧田种地。现在的耕地面积,一季水稻就足够族人一年所食用,在种两季的情况下已经出现的生产过剩,族人不得不兴建大批粮仓。

没有让族人减少耕种,是担心以后出现灾害或者人口增加的情况,正常情况下粮仓内储存三年以上的粮食,才是最把稳的决策。

八月十二日四千亩水田移插完后,族人重新投入城墙的建造。箭垛筑建好以后,城墙的四个角落又建造了城楼,这四个城楼要比城门上的城楼小,以作瞭望和哨塔用。

十一月七日,秋收仪式结束后,又是一季丰收。十一月二十六日秋收结束,族人开始城墙最后阶段的建造。

城墙内的四个角落和城门两侧都建造了两米五宽的阶梯,以便出现战争时能够迅速传输兵源和物资。

喜欢史前上古文明请大家收藏:(m.75zw.com)史前上古文明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