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国侠义 >> 战国侠义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赘婿小说 大魏宫廷 庆余年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覆汉 汉乡 晚明 终宋 二战之无限兑换 大宋的智慧 
战国侠义 清岚如水 -  战国侠义全文阅读 -  战国侠义txt下载 -  战国侠义最新章节

第78章 张仪骗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怀王还是相信靳尚:

“堂堂秦王如果食言,何以面对天下?

张仪在楚跟我处的也不错,感情深厚,想来也不会骗我。

不费一兵一卒而收地六百里,咱们不能错过这个大好机会!”

于是诏令北关守将,不许齐使入楚。

赠张仪黄金百镒、高车十辆,派逢丑侯随他入咸阳。

一路上张仪与逢丑侯称兄道弟,饮酒谈心,非常亲密。

来到咸阳,却不慎酒醉坠车,摔伤了腿,只得先把逢丑侯送到驿馆,自己回去治伤。

逢丑侯乐得一个额外休假,并没在意。

大概是伤筋动骨一百天吧,逢丑侯既见不到张仪也见不到秦王。

住了三个多月依然两手空空。

他急,楚王更急,天天派人催问,他只得以楚国使者的名义询问秦王何时交付商於之地。

秦王的答复是:

“此事既由张仪决定,保证兑现,但必须等他伤好后向我当面说清。

而且楚王必须与齐彻底绝交,以免秦被楚欺。

怀王接到报告明白了:

“张仪是装病,无非是逼我彻底断齐。”

早晚得走这一步,立即派人到临淄找个理由把齐愍王臭骂一顿。

齐愍王也不是善茬,勃然大怒,当即宣布断交,还派人与秦联络共同击楚。

这时,张仪才到驿馆来看望逢丑侯,故做惊讶:

“贤弟还没回国?”

逢丑侯好生不快:

“你还问我?秦王说要你伤后当面说清,才能办理交地手续。”

张仪以手击掌:

“误事!真误事!

我在养伤时就已把手续办完,还以为早就给你了,区区六里地,还有这么麻烦?”

“什么?区区六里?”

这回轮到逢丑侯吃惊了:

“您还没退烧吧?

当初答应给楚的不是商於之地六百里吗?”

张仪比他更吃惊:

“六百里?楚王听错了吧?

我有什么权力把秦国的六百里领土送人?

我应许给楚王的,只是在商於的六里属于自己的封地。

就是自己的封地送人还得秦王批呢!”

怀王这才知道上当了。

但由于自己无理取闹,已使齐对楚恨之入骨,对自己的“无理”又不好解释,恢复“友好”已不可能。

恼怒之下派屈匄为将,逢丑侯副之,率十万大军去拼命出这口气。

怎知张仪又派甘茂、魏章伏于中途,待楚军过半邀击其中。

楚军猝然受敌不免惊慌,又因地形复杂首尾不能相顾,竞相溃散。

好容易逃出秦军的追击,齐将匡章又等在前边,二话不说,抡刀就砍……

屈匄、逢丑侯以下七十多将领全部阵亡,十万大军十不余二。

怀王没辙了。

派屈原到齐国去谢罪,派陈轸献二城向秦求和。

秦王的答复是:

“寡人欲得黔中,但不白要,还是以六百里商於交换。

答应就退兵,否则寡人亲率大军直取郢城!”

“黔中”地正贴近楚国腹心,距郢都仅几百里,中间又无险可守,送给秦国,后果可想而知。

但打了败仗,多么苛刻的条件也得接受。

这些麻烦,却是张仪这个王八蛋一手造成的,怀王恨透了他,忽发奇想:

“我不要商於,用张仪来换黔中吧!”

秦王一撇嘴:

“胡说八道神经病!滚!”

张仪却把楚使叫住:

“告诉楚王,我去。”

秦王大吃一惊:

“他已经恨不得吃你肉、寝你皮了,一进楚国非把你剁成肉酱不可,去不得!”

张仪笑了:

“臣在秦国只会玩弄舌头,实际寸功未立。

今天能用这条老命换来黔中之地,日后儿孙们就有资格在秦国混饭吃啦。”

秦王忍不住垂泪:

“寡人怎能忍心让先生赴汤蹈火去冒生命危险?”

张仪附在秦王耳边悄悄说:

“臣有办法安全返回,您放心吧。”

原来怀王有个最宠爱的妃子叫郑袖,她又最嫉妒,张仪便花钱通过靳尚向她发了一个消息:

“秦将用最漂亮的美女换回张仪。”

来了美女自己将置于何地?

为了使这次“交换”不能成功,她按靳尚所教,大吹“枕边风”。

直吹得张仪还在押送途中,就被怀王下令放回……

怀王的“聪明”在于上当不后悔,继续上当。

以后,他又在靳尚、郑袖等内外鼓吹下,轻率的跑到秦国去订什么“兄弟之盟”。

结果被秦王扣留。

秦王逼迫他割地保命,楚怀王严词拒绝。

秦无法达成挟持楚怀王轻松拿到楚国领地的夙愿,无奈下只能一直囚禁。

公元前二九七年,楚怀王逃走。

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

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

怀王忧郁成疾,客死异乡。

给湖南人留下了“楚虽三户必亡秦”的深仇大恨。

张仪推行“连横”虽是为了秦国,但多使欺诈手段,所以人品较低。

不过真正“诚实”的人也当不了“政治家”,只不过程度不同,所以也不应过分责难张仪。

秦惠文王的太子身材高大,性格暴孽,喜欢武人、大力士,十分厌恶张仪这些“以诈为生”的文人。

所以惠文王“升天”后,为了避免像商鞅那样“下地狱”,就离开秦国,往返于齐、魏。

最后老死大梁,终归故土,竟得善终。

这对兄弟虽已退场,但“合纵、连横”却在历史舞台上继续发挥作用:

谁被打疼了,就挥动“合纵”大旗奔走呼号、寻求援助;

万般无奈后,就钻进“连横”的套中忍辱挨割,以求暂时平安。

这两种策略成为以后各国的外交依据,被交替、交错运用了一百多年。

两个平民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竟能叱咤风云,成为驱动天下诸侯的政治“巨腕”。

无论后世怎样评价褒贬,终是一代英杰。

由于苏秦的后继者多是“临时抱佛脚”,所以再倡“合纵”都没结果。

但有一人,却通过“合纵”两迫秦军龟缩于函谷关内,使“合纵”再发耀眼的光辉。

证明他确能“令秦臣服六国”。

这人便是本书的重要人物——

“信陵君”!

喜欢战国侠义请大家收藏:(m.75zw.com)战国侠义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