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越野赛跑 >> 越野赛跑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遮天 遮天 大奉打更人 媚者无疆 轮回乐园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寂寞少妇的诱惑 啧,她竟然 重生之女将星 
越野赛跑  -  越野赛跑全文阅读 -  越野赛跑txt下载 -  越野赛跑最新章节

附录:轻逸诗人艾伟(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附录:轻逸诗人艾伟

轻逸诗人艾伟——汪政

第一次认真阅读艾伟的小说是在2000年,那一年我们给《花城》写小说年评,而艾伟的第1部长篇小说《越野赛跑》就首发在这一年的《花城》上,我确实被它那种独特的气质吸引住了,加上当时我们思考与之相关的一些小说诗学方面的问题,所以就觉得特别契合我们的阅读期待。年评中有关《越野赛跑》的文字是这样的:“一本正经的叙事退场了,取代它的是闹剧,是假面,是符号的汇聚,是打破了真实、虚拟、性别、文化诸多界限的人神共舞与语言宣泄。”我们认为它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现实观、历史观:“《越野赛跑》从实证的角度讲也是对通行的历史叙事的违规。作家将民间思维、神话思维与人们的非常态思维一并纳入到作品中。作家是不是企图表明这样的观念,客体永远是思维中的客体,因此,神话思维中出现的神话世界、民间思维中出现的传说世界、奇异思维中出现的幻象与我们的日常理性思维呈现的现实景观都应该属于客观世界,缺少了哪样,否定了哪样,都可能带来对客体的损伤。马尔克斯曾说他笔下的魔幻世界在欧洲大陆人看来是幻想的产物,但他说在拉美,它们是真实的,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越野赛跑》在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这个看法的美学处理,与之非常相近。作品中既有会飞的人,也有通人性的马,尤其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天柱,就是一个神话的世界。作品中对昆虫的描写极具想象力,所有这一切都统摄于小说的写实风格之中,具象,白描,细腻,毫无夸饰之情。不但作品中的人物与神共舞、与兽同眠习以为常,而且在叙事人的眼中,这一切也是正常的,天经地义的,它们与文化大革命、与粉碎‘四人帮’、与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乡镇企业等等紧紧地水乳交融在一起。有意味的就是这样的叙事态度,在这样的叙事态度下,这就是现实之一种。”《飞翔的小说》,《花城》2001.4。据此,我们认为艾伟是一个快乐的写作者。

但后来接触艾伟的作品多了,才发现艾伟实际上也有沉重而忧伤的一面。艾伟出生于1966年,有着那一代作家特有的童年记忆与知识谱系,我发现他对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史,尤其是“文革”有着执拗的叙事意向。《乡村电影》《家园》《水上的声音》《回故乡之路》《像一只鸟儿》等等都与“文革”有关,政治运动对日常生活以及对人内心的伤害等等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细致的表现。艾伟的第2部长篇《爱人同志》也是一部比较沉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位女学生爱上伤残军人并结为夫妇艰难生活的故事。一开始,鲜花、掌声包围了他们,但随着时势的变化,他们成了一对无人问津的普通人,不要说特殊与荣誉,连最起码的生计都成了问题,他们无力养活自己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去捡破烂。当然,小说的用意显然不在于表现社会的世态炎凉,也不在于提出某一社会特殊群体的生存问题,而在于剖析人物发生在内部一些紧张的东西。在小说中,人与社会的“战争”最终让位给了具有人性意味的这对夫妻间的两个人的“战争”。不仅仅是这些题材的小说,连同《重案调查》《标本》《说话》《绕城三圈》《一起探望》等等,如果分析起来,可能都与一些沉重的话题有关。如果要对艾伟的写作进行表述,人们都会有些犹豫的,当我们遵循自我的感觉时,理应表达快乐,但当借助思想时,可能又会选择沉重。不过,也就在这矛盾之中,我们体会到了艾伟小说诗学的独特所在,他是一个超越了道德羁绊的、追求自由与快乐的小说家,不管他的叙述会把我们的经验与思想导向何方,在本质上,他是一个“轻逸诗人”。

我是从卡尔维诺那里借到这个对艾伟的概括方式的。卡尔维诺郑重地向人们宣布:“轻是一种价值而非缺陷。”本文所引卡尔维诺语均见其《千年文学备忘录》,辽宁教育出版社。这种价值既是审美的,又是知识的,也就是说,既是文学的一种形态与风格,也是文学探究世界的手段和人类生活的某种状态与愿望,而这两者,往往又是密不可分的。卡尔维诺认为,任何人的写作都有现实的激发,“每个青年作家的诫命都是表现他们自己的时代”,但如果机械地理解这种关系,就不能实现“轻”的价值。卡尔维诺发现:“本来可以成为我写作素材的生活事实,和我期望我的作品能够具有的那种明快轻松感之间,存在着一条我日益难以跨越的鸿沟。大概只有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世界的沉重、惰性和难解;而这些特性,如果不设法避开定将从一开始便牢固地胶结在作品中。”所以,归根到底,轻逸实际上来自于我们如何处理轻与重的关系,面对重,人将何为?艺术何为?

轻逸可以从对对象的选择、对角度的选择中得到,比如对细小、隐秘、不可见的选择等等。我发现艾伟有对儿童视角的偏爱。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儿童意味着软弱、无知、经验匮乏、缺乏恒定的价值观,同时也无须承担责任。换句话说,儿童视角有助于拉开与社会实体的距离,回避重大的政治话题。面对同样的现实事件,成人必须正面介入,直接回答,而儿童只能陈述这个事件的表象和与自己的喜乐相关的感受。所以,残忍的迫害在孩子那里只不过是对残疾者的戏弄(《水上的声音》)。孩童不关心成人的政治生活,他只感受这种生活在自己身上的结果以及他与小伙伴关系的改变,他所采取的应对也是合乎孩子天性的、幼稚的,他试图使自己成为英雄以改变自己的境遇,或者通过对战争影片的模仿来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回故乡之路》)。相比起成人视角,这样的视点显然是通往轻逸的途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