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与文学(政协委员文库) >> 我与文学(政协委员文库)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大奉打更人 遮天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过野 陪读妈妈 寂寞少妇的诱惑 好生开车 我尝一下可以吗 完美世界 
我与文学(政协委员文库) 梁晓声 -  我与文学(政协委员文库)全文阅读 -  我与文学(政协委员文库)txt下载 -  我与文学(政协委员文库)最新章节

文艺三元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文艺三元素

文艺三元素:娱乐,审美,精神(情怀)影响力。人类的文艺的最古老的关系是娱乐的。先祖们在狩猎成功后手舞足蹈,亦吼亦叫,可视为初始的文艺;那是一种欢乐流露。从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身上,仍能看到这一现象。到了后来,最擅长者,于是演变为表演者,亦即娱乐提供者。而大多数人,成为娱乐观看者,即受众。

但一个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乃是——如果人类的精神意识状态一直停止在对娱乐的需要,那么人类的社会中便断不会有后来的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人类的精神也不会受文艺的影响而提升,那么,人类其实文明不起来。

所以我们说,人类的文明,它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所推动的,还是人类文艺所熏陶的。地球上只有人类的审美需要;而正是审美需求,使文艺得以在人类社会中渐渐形成,也使人类在精神状态上产生飞跃。审美的基本内容,最初是形式的;体现为对色彩、线条、形状(态)、节律与场景的敏感。动物眼中的世界比我们少色彩。动物会对气味显示出强烈敏感的反应,但对世界上千般百种的线条现象、形状(态)现象、节律和场景却表现迟钝,或基本无动于衷。

动物对气味的敏感是生存层面的,实际上是对领地安全与饥渴直接相关的反应而已,而人对以上诸现象的反应,则体现为超生存层面的敏感。一种精神的而非物质的需要。初始这种需要是在解决了生存困扰之后的需要,后来即使在生存困扰之时也需要,因为发觉这种需要能减轻压力。男愁唱,女愁哭。

人类对色彩的敏感起源于对自然界的色彩的欣赏;人类对线条的敏感起源于对同类首先是女性身体类的欣赏,进而是对动物如鱼、牛、鹿、狮、虎、豹……

人类对形状(态)的敏感起源于对对称及圆、三角的欣赏,许多人类所创造的物体形状都是由对称原理及圆演化的。有了对对称的敏感,才有对不对称美的发现;有了对圆的欣赏才有对半圆、多角形状之美的发现。

滴水的声音,鸟叫的声音,日出,日落,这种种有节律的现象和自然景观,只有人类才能欣赏,从古至今,乐此不疲,也成为文艺的永恒内容。

但人类对文艺的要求还是没有满足,于是文艺又具有了最后一项元素,即对文艺之精神影响力的需求,或曰教化功能。

中国当今之人一听教化往往逆反,以为对文艺的教化功能一旦表示认可,似乎便等于承认自己的精神、心灵低于他者,使他者认为自己是需要被教化的,从而凸显了他者的优越似的。于是反而拒绝,一味只求娱乐。

其实这种思想问题是不对的,也肯定不能成为一个有起码水平的文艺受众。

我个人是这样看待这一问题的——我,人也;他者,亦人也。都是地球上的高等动物。

我们高级就高级在我们创造并享受文艺,而别类动物不能。我们的一个同类,运用文艺的形式载负了精神之影响力,代表了全人类对文艺自觉性的提升能力。而我,理解了,接受了,并且持鼓励和赞成的态度,所以我也代表了全人类对文艺的高级欣赏水平。提供此种文艺的他者,需要我这样的受众。而我这样的受众的存在,决定了他者们存在的意义。尤其是,当大多数人类都更乐于接受娱乐文艺的时期,他者存在的意义和我存在的意义,成为多么不寻常的意义啊!

在我对他者表现出艺术创作力的敬意时,他者将会多么感谢我啊!

具体说,当《卢旺达饭店》的编导演以及投资方知道我们在中国一所大学的课堂上讨论分析他们的影片时,他们一定会觉得一切努力都是那么的值得,他们不但会感激于我们,还会对我们这样的受众回报以敬意。

如果我们如此看待问题,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对“教化”二字逆反了呢?进言之,没有教化的真诚,他者又非拍这样一部影片干什么呢?而如果所有的他者都不拍这一类影片了,都去争拍既娱乐(取悦)又赚钱的影片,那么人类的文艺之功能,不是又回到了先祖们初始时候的品相了吗?

关键在于,为什么精神、情怀或思想品德会影响我们,其主观愿望与艺术水准是否一致?而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分析这一点。我曾教过你们两种评论之法:

一、比较。比较首先是和我们所看过的比较,其次才是和同类比较。倘我们看过的少,其中没有同类,只有他类——这种情况之下,还怎么比较呢?换言之,还能不能进行比较呢?

我的回答是,那也肯定会进行比较,而且能够进行比较。

因为当谁想要对某一艺术(作品)发表评论之言时,比较是他头脑中的第一反映。事实上,即使在当时,大家在看《卢旺达饭店》这一部影片时,也许某些同学的头脑中已经在下意识对比了。上一节课几名同学所言之感受,很可能也是他们当时之感受的进一步整理。

明明是两类不同的影片,又怎么进行比较呢?比较主观感觉之不同。不同是肯定的。思考那不同的原因,这一思考,实际上便是在对人与文艺之根本关系,即文艺对象与接受心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了。于是思想到了文艺三元素与我前边所谈的,与我们人类精神的提升自觉性的关系,思想到了“教化”等等……

二、比较之后,可进行解构。我们觉得,起码我个人觉得,《卢旺达饭店》是无法解构的。关于解构,我曾作过芭比娃娃与老罗马表、一艘崭新的豪华游轮与弹痕累累的旧战舰的比喻。芭比娃娃解构之后一地鸡毛,豪华游轮解构之后是钢铁;战舰“解构”之后也是钢铁,但钢铁上那些弹痕,却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后点的不寻常意义解构不了。《列宁在十月》也如此,你可能不赞成革命,但无法否定,它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历史。而人类永远需要对历史的再现与思考,不管是哪一种历史。

于是我们会觉得,《卢旺达饭店》好比是我们面对老罗马表、弹痕累累的战舰,其对人道主义的正面颂扬,使我们肃然,根本无法解构。

当然,对于文艺,最好还是同类相比;那么,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甚至想到圣经中的……

喜欢我与文学(政协委员文库)请大家收藏:(m.75zw.com)我与文学(政协委员文库)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