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混在明朝当海商 >> 混在明朝当海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赘婿小说 大魏宫廷 庆余年 汉乡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晚明 铁血东北王 赘婿 佣兵的战争 明天下 
混在明朝当海商 秋天的谚语 -  混在明朝当海商全文阅读 -  混在明朝当海商txt下载 -  混在明朝当海商最新章节

第56章 表字(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禀师长,晚生未曾拜师”

刘延拓向高文彬拜道。

高文彬听后,微微一笑,将考卷递给了一边的张桐。

“这样吧,你回去备下礼物,明日来广州学院找我,我收你为弟子如何”

高文彬笑道。

而这到让刘延拓和吴彦銘都大惊失色。

这高文彬吴彦銘可知道。

如今广州士林领袖一样的人物。

虽然在广州学院任教。

但从来都不会随便收取弟子。

就看了一下刘延拓的考卷就要收其为弟子。

这考卷上写了什么啊。

吴彦銘看了看一边的张桐。

只见张桐如高文彬一样。

先是一惊,之后眉头紧锁,不时抬头看了看还是一头雾水的刘延拓。

刘延拓被高文彬这一问,吓得不轻。

这怎么就让我拜师了啊。

“怎么,你不想拜师吗”

高文彬见刘延拓没有回应,又问道。

“禀师长,晚生乃粗鄙,铜臭之人,贸然拜师,恐有辱师长之名也”

刘延拓向高文彬拜道。

“诶,无妨,你自己不是都说过吗,有教无类,出身如何,并不重要”

高文彬笑道。

刘延拓听后,心下一紧。

这不是孔子说的吗,怎么成我说的了。

“此事来得太过突然,还请师长容我三思”

刘延拓拜道。

“也好,你想通了可随时来广州学院找我,老夫随时恭候”

高文彬说完,张桐放下了考卷,笑道。

“哎,被捷足先登了啊,恭喜建德兄收获高徒啊”

张桐笑道。

刘延拓听后,脸色一黑。

我还没拜师啊。

其实拜师也无妨。

这高文彬和张桐可都是如今广州士林领袖。

还都是德高望重之人。

向高文彬拜师也不亏啊。

“师长,此文如何”

一边的吴彦銘向高文彬问道。

不是因为规定,吴彦銘也想拜读一下这刘延拓的大作。

看看这高文彬为何打算收刘延拓为弟子。

“恕老夫直言,此景秀文章,行文流畅,且句句暗合典籍,经文经义点读得恰到好处,此文之妙,足可为本届乡试第一也”

高文彬指了指桌上的考卷,笑道。

“不仅如此,听听这句,夫天地之道,莫过养德,德行即为天道,所谓知行合一,德才兼修,方为无上大道也,此句乃全文点睛之处,非一般凡夫俗子若能习之,敢问刘郎,可拜读过陆子理学高论”

张桐也向刘延拓笑道。

“禀师长,在下读过”

刘延拓向张桐拜道。

然而内心中,刘延拓已是震惊不已。

这可是乡试第一啊。

堂堂解元啊。

我就是随便写写,也能拿个第一。

这也太扯了吧。

想想那唐伯虎不也是解元吗。

我就这样和唐伯虎并列拉。

“解元,二位师长不会搞错了吧”

一边的吴彦銘听后,惊愕的说道。

“不会错,知府大人若不信,可拿去拜读一下,此文若非亲眼所见,老夫必以为出自高人之手也,不过此文虽出自程子,然与朱子相背,反而有陆子心即理的思想,与如今理学相背,然行文流畅,言简意赅,不仅有经典名句,还有自己思想见解,既有程朱,陆子之学,又有孔孟之大道,如此美文,若不为解元,乃误人子弟尔”

高文彬也笑道。

吴彦銘听后,拿起了试卷。

我到要看看,是何文章,居然能够当这两位广东大儒,士林领袖如此看中。

而刘延拓则呆呆的站在一旁,不知该如何答复。

吴彦銘看后,面色凝重,看了看刘延拓,又看了看二位大儒。

“看来确无悬念啊,只是刘兄乃特考,要是把他立为解元,恐他人不服啊”

吴彦銘想了想,说道。

“无妨,此事有我二人做主,我看谁敢不服,明日巳时前刘郎来学院下礼,等十月十日鹿鸣宴上行拜师大礼,何人敢不服”

高文彬听后,有些微怒。

“就是,若在有不服者,我们便在鹿鸣宴上公开刘郎答卷,让世人自行看看,有谁能比过刘郎”

张桐也附和道。

“也只能如此了”

吴彦銘听后,叹息一声。

“刘郎怎样,可想清楚”

高文彬向刘延拓问道。

“晚生拜见尊师”

刘延拓想了想,向高文彬拜道。

“好,好,哈哈,贤徒快起”

高文彬挥了挥手,笑道。

而张桐和吴彦銘则向高文彬拜贺。

“对了,我听说贤徒生于南洋,在返回中土之时,因风浪,全族覆没,可有此事”

高文彬定了定神,问道。

“正是”

刘延拓向高文彬拜道。

“哎,可惜啊,贤徒放心,既然拜入我门,我宜不会亏待贤徒,久后还当恭简勤奋,学以致用也”

高文彬笑道,刘延拓则回拜。

“谨遵教诲”

见刘延拓拜过后,高文彬点头笑了笑。

“贤徒可有表字”

高文彬又问道。

“禀尊师,晚生并无表字”

刘延拓又向高文彬拜道。

“恩,如此岂是文士,待我为你取一表字吧”

高文彬笑道。

刘延拓听后,心中一紧。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如今刘延拓既然拜了高文彬为师。

那这表字,自然要由高文彬来取。

所谓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别名。

古时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不便直呼其名,毕竟在古人看来,直呼其名是对人及不尊敬。

故必须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这便是表字的由来。

只可惜后来慢慢没有了表字,人与人之间都是直呼其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