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阳明心学 >> 王阳明心学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遮天 遮天 轮回乐园 陪读妈妈 媚者无疆 斗破苍穹 吞噬星空 寂寞少妇的诱惑 重生之女将星 
王阳明心学 张弛 -  王阳明心学全文阅读 -  王阳明心学txt下载 -  王阳明心学最新章节

凡夫也能做圣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王阳明早年习儒,在禅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艰难困境中顿悟儒道之简易博大,“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因此而创心学一派。王阳明把心学浓缩为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其来源,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篇》)一一从这个方面看来,良知便是一种先天的知识,良能便是一种先天的能力,它们都是人本来就有的“内在的道德性”,其本源都是人心。

人人习性不同如同其面,本性则相同相通人人平等,士农工商,良知无异,都可以成德成圣。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在王阳明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诗中,第一首便点出了“良知”的精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面目,只是良知更莫疑。”

其意是说,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不比孔子多一点,也不少一点。因为良知本是天生,不用学习和思考,自然而得,大家不多不少,只有“灵丹一粒”。那么,为什么孔子是大圣人,而大家只是凡人呢?因为孔子体悟了自己的良知,而大家还处于蒙混状态,将“灵丹”遗弃在物欲的垃圾堆中。

王阳明这一说法与佛家认为“凡圣不二”意思相同,“佛是已悟的凡人,凡人是未悟的佛”,佛性人人本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不同之处只在一个悟字上。作为“先觉”者,其义务是帮助未悟者觉悟成圣,帮助的方法,并非将“良知”灌输给他人,而是引导他人发现自己的“良知”。

一天,了空禅师在外弘法,途经一条山路,被土匪打劫。了空禅师看着土匪们,扑簌簌地掉下了眼泪。

匪徒们哈哈大笑说:“你真是一个胆小的和尚!”

了空禅师说:“我不是因为害怕才流泪,对于生死,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那你为什么流泪呢?”匪徒们好奇地问。

了空禅师说:“你们年轻力壮,非但不为社会贡献,却在此拦路劫财危害社会,想到你们所犯的罪过,不仅遭人唾弃,国法难容,将来还要堕入耳鼻地狱,遭受苦难。我是为你们难过才流泪啊!”

匪徒们听了,感动之余,竟然抛下贪婪之心,皈依到了空禅师门下,从此变成了虔诚的修行人,心性与行为也与往日大不相同。

了空禅师引导匪徒发现自己的“良知”而让其向善,同理,孔子引导“鄙夫”的方法,不是将良知像传授知识一样传授给对方,只是以没有丝毫偏见的平等心,引导对方反观自心,发现心中本有的“矿藏”。

王阳明说:“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也就是说,无论是圣人还是俗人,古人还是今人,都根源于同一个良知,心之本体,本来就没什么分别。我们只要识得自己的良知,也就继承了古圣人的仁心。

良知如同一座智慧的宝库,一向被认为是有圣人在保管。我们后人拼命翻账簿,以期能破解开启宝库的密码。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与圣人共同享有着开启宝库的钥匙,我们还需要漫无目标地去寻找吗?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以智者为师也很重要,因为智者可以为你指点路径,帮你指出“宝库”所在,让你更快地领悟“良知”之妙!

喜欢王阳明心学请大家收藏:(m.75zw.com)王阳明心学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