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阳明心学 >> 王阳明心学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嫡嫁千金 遮天 说岳全传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 撩到你腿软[娱乐圈] 寂寞少妇的诱惑 我乐于助人的室友 神墓 
王阳明心学 张弛 -  王阳明心学全文阅读 -  王阳明心学txt下载 -  王阳明心学最新章节

始终保持慎独之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登山者不要被沿途的风景所吸引,否则无法看到山顶上美丽的日出;沙漠中的绿洲只是一个补充水源的驿站,如果驻足不前,那么永远走不出沙漠。人生之路漫漫,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要保持一颗慎独的心,不被路边的美景迷眼,不被靡靡之音乱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保持一颗慎独之心对于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王阳明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这段话的意思是:人除了人情事变外,也就没有其他事了。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从视、听、言、动,直到富贵、贫贱、患难、生死,都是所谓的“事变”,事变也表现在人情上,它的关键要点就是“致中和”,而“致中和”的关键在于“慎独”。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中谨慎不苟。这个很值得玩味的经典词汇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一书对慎独这个词进行了比较精确的诠释: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内外兼修,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情,对于丑恶的事情要尽量地避开,对于美好的事物要积极地寻取。反之,如果一个人在失去了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敢做,那肯定是一个伪君子。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按照“儒风五行”的规定,它是五种“形于内”的“德之行”。从心学的角度来看,慎独是一种超越仁义礼智圣之外的形成于内心的一种独特的状态,这种状态舍弃了仁义礼智圣在形式上的各种标签和属性,而是将其当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存共生,让它们在内心世界中实现了“大一统”。如果把慎独表现出一种“行为症状”的话,那么它就是内心的一种专注和专一,或者说,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对“德之行”的修炼层次和状态。

1506年,正直的王阳明因为反对权宦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明朝时期,龙场是一个封闭落后的近乎于原始部落的地方。可是,即便在这个与世隔绝、无人监管的地方,王阳明还是一如既往地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没有自甘堕落。他在《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中说道:“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

王阳明借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以前的尧舜都曾住过茅草棚,但是他们并没有变成一个纯粹的野蛮人,而是追求音乐,仍然讲究礼仪,就像生活在文明世界中一样。

正是因为时刻保持着一颗慎独之心,王阳明才能在简陋的环境里静下心来做学问,因此才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阳明认为心(心即理)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能否保持一颗慎独之心反映了一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人品行的操守境界。王阳明之所以能够十年如一日地研究心学,是因为他时刻保持“慎独”之心,这样他才能不被外物干扰,保持着平和的心态。

社会上有些人在人前表现得道德高尚,人后却卑鄙无耻,这是因为没有一颗慎独之心`的缘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慎独,时刻注意清理思想深处隐而不显的不健康因素,反省在微小的事情上暴露出来的错误观念、不要拒绝慎独,不要放任自流,因为人的本性缺乏束缚就如同脱缰的野马,撒欢之后再想收拢回来就会显得千难万。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我们要时刻保持着一颗慎独之心,在寂寞中磨砺自我,在寂寞中成就事业,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喜欢王阳明心学请大家收藏:(m.75zw.com)王阳明心学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