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 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遮天 遮天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 过野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陪读妈妈 寂寞少妇的诱惑 重生之女将星 
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马银春 -  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全文阅读 -  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txt下载 -  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最新章节

第6章 鄗代之战——赵国的名誉之战(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时代背景

战国后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其主要目标就是邻近的赵国。公元前264年,即赵孝成王二年,秦军攻打韩国的野王(地名,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这样一来,使离韩国国都更远的上党(战国郡名)陷入了孤立的境地,韩国上下大为恐慌,纷纷议论要献出上党以退秦兵,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镇守长平。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守不出,双方长久相持。秦军散布廉颇要谋反的谣言,目的是让赵王换掉廉颇。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来代替廉颇。赵括只懂得纸上谈兵,没有多少实战经验,轻敌出击。秦国将领白起设伏兵包围赵括军队,并截断赵军粮道。赵军大败,40万赵军被白起坑杀。长平一战,使赵国实力大大削减,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贼。”作为战败国的赵国此时不仅受到秦国军队的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从中获利,燕国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罪燕国,在那样一个时代,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已成为大家共同的信条。更何况,燕国也曾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被无耻的齐国攻击过。所以,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管你是用什么手段,只要能消灭对方你就是赢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元气大伤的赵国再一次走入了抉择命运的时刻,能不能打败燕国,成为了赵国证明其实力的最好机会,从这一点看,此战关乎着赵国的生死存亡。

人物评析

▲位于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八公乡郝圩村的廉颇墓,当地人称“颇古堆”。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山东德州陵县人(一种说法),汉族,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的一生战功彪炳,毫不夸张地说,他为自己的祖国赵国奉献了一生。赵惠文王初年,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国想要向东扩大自己的势力,赵国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为了国家利益,公元前258年,赵国参加了由秦国组织的韩、燕、魏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结果齐军大败。其中,廉颇于赵惠文王十六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威震诸侯,由于廉颇的出色表现,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后,他被拜为上卿(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宰相)。多年以来,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随着长平之战中,赵括将40万赵军送到秦军的屠刀之下,赵国的国力也开始江河日下。公元前251年,廉颇因对燕作战有功被封为信平君,后来,他又带兵攻取了魏地笼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秦始皇二年(前245),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怒而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离赵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但魏王却并没有信任和重用他。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的一句:“我思用赵人”,流露出自己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这种单相思却只是一厢情愿,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整日闷闷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一代名将陨落了。

栗腹,战国末期燕国人,官至燕国丞相,燕国攻赵的主要策划者,鄗代之战燕军指挥官。

交战过程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大削弱。此后,不仅受到秦国军队的屡次进犯,其他诸侯国也开始蠢蠢欲动,都想趁着赵国之危,好好地捞上一把。燕国就是反应最强烈的国家之一。说起燕国,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他的大致范围就位于今天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一片区域,与南部的赵国毗邻。现在,人们习惯将整个河北省的广大区域称为燕赵地区。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一个弱小的国家的发展,只有与自己周边或有共同利益的国家结成盟友,才是符合自己利益的最佳选择,这既可以优化本地区的资源配置,又可以有效维护共同利益。前者如今天的欧盟,后者如今天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然而,从历史事实来看,两千多年的燕国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想趁着赵国元气大伤之际,再补上一刀,让他彻底死亡,而且这种妇人似的小聪明在燕国上层很早就开始酝酿了。

长平之战虽然使赵国元气大伤,但还没有到亡国的时候,在随后的战役里,秦国非但没有灭亡赵国,反而在后来的几次战争中被赵军所击退。这充分显示出赵国的实力还是很强的。然而,燕国的一些人并没有看到这一点,认为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如果此时发兵攻打,定能旗开得胜。什么样的思想指挥什么样的行动,在一次赵国击退秦军的战役后,燕王派大臣栗腹送来五百金,为赵王置酒祝寿,以示慰问。五百金对于个人而言,应该算是个大数目,但如果放到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层面,未免有点太寒酸了。这也显示出燕国对赵国态度的微妙变化。栗腹回到燕国,就向燕王姬喜汇报自己在赵国所见所闻:“赵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姬喜是燕国的末代君主,所以没有谥号庙号,史书上就称为燕王喜。这个人有扩张国土的强烈志向,然而志大才疏且鼠目寸光,只计较眼前利益,而忽略对长远形势的考虑。所以,听了栗腹的话,甚为动心,赶紧召集大臣商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