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蔬食者 >> 蔬食者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遮天 遮天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 过野 茕茕 寂寞少妇的诱惑 美丽新世界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蔬食者 蓝紫青灰 -  蔬食者全文阅读 -  蔬食者txt下载 -  蔬食者最新章节

苋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苋陆

苋陆夬夬,语出《周易》夬卦第五爻爻辞:“苋陆夬夬,中行无咎。”夬音gu3i,意为坚决、果断。宋朝的方回有一首吟咏易义的诗,诗中便有这个词:“五王复唐祚,不杀武三思。苋陆察爻义,惜哉张柬之。”诗中的五王是指“神龙政变”的主事之人张柬之、敬晖、崔玄 、桓彦范、袁恕己。这五人以“诛二张”为名夺过武周朝的皇位,迎立中宗李显,但再去请除诸武时,武三思棋先一着,设谋封五人为郡王,罢知政事,逐离京师,不久又贬他们为刺史、司马。张柬之、崔玄 在被贬途中病死,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则在被贬途中被杀。

夬的卦意是坚决果断,五人在诛二张时坚决果断,于是旗开得胜;除诸武时失了先手,便一败涂地。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五王之事便是如此。据说他们在举事之前卜了个卦,得了夬爻五阳的卦辞,便是“苋陆夬夬,中行无咎”。除二张果然中行无咎,但结局也应了夬爻六阴的卦象:“无号,终有凶。”当时没有乘胜追击,终遭凶险。

马齿苋,又名五行草、长命菜、瓜子菜、马齿菜等,一年生草本植物。伏地铺散,多分枝,叶片暗绿,花黄色。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

从“神龙政变”到五王被杀,这么多的大事件,都由苋陆给出了预兆。《周易》能成为中国人的水晶球,不是没有原因的。所以清朝人张照在给一幅杂花图写题画诗时说:“大易系苋陆,绘图意良深。”画的是什么杂花呢?苋陆呀。《周易》中的苋陆,指的是两种植物:马齿苋和商陆。

《周易》太高深,我也不想试着去弄明白为什么有的爻辞是亢龙有悔、见龙在田这些听上去就很有范儿的神物,有的爻辞就是马齿苋和商陆这些草木之身了。现在我们只知道马齿苋是一种野草,偶尔可视为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但在古代,它还真的颇为重要。马齿苋一名五行草,以其叶青、茎赤、花黄、根白、子黑拟五行,如此附会,是不是很看重?

民间还传说,新鲜马齿苋烈日曝晒也不容易干,它的汁液流出来,会凝结而成水银。因汞性流动,断而能合,遇之则融,生而不死,圆转如意,故马齿苋又得名长命草。马齿苋的汁流出来会变成水银这种传言,古代还真有人信,宋人范成大写过一首吟咏秋园草木的诗:“玉菡化生稚子,碧枝视现声闻。马齿任藏汞冷,鸿头自胜硫温。”玉菡是孩儿莲,碧枝是罗汉木,马齿是马齿苋,鸿头是鸡头米(芡实)。马齿苋性冷,藏有水银;鸡头米性暖,别号水硫黄。话说水银入体,必死无疑,不知有没有人怀疑过这种说法?

晒干马齿苋

但长命草这个名字多吉利啊,而国人又是多么喜欢讨口彩,于是就有在新年里吃长命草的风俗了。采摘要在头一年的六月六日,晒干后保存至春节,取出来煮熟,油盐醋拌食。于是,马齿苋便又有了安乐菜的名字。明人所著记录明宫日常生活的《酌中志》中说:

除夕名物多取吉祥,安乐菜者,干马齿苋也;如意菜者,黄豆芽也。守岁时,取红枣、福建莲子、荸荠、天生野菱,煮粥食之,谓之洪福齐天。

不只春节吃,端午节也要吃。“夏至后伏日,戴草麻子叶,吃‘长命菜’,即马齿苋也。”一个马齿苋,在春节时吃是安乐菜,在端午节时吃就是长命菜。

古人把马齿苋放在苋菜类里,说它性凉解毒;又说“又一种番苋,午食行血,晚食破血”——好家伙,这个番苋是什么东西,这么厉害?不过说马齿苋性凉倒没错。要论什么药材最清热解毒,马齿苋绝对能排得上前三名。夏天要是生个热疖疔疮,采点马齿苋来捣烂了敷在患处,过一夜就拔疔根、消炎肿了。据说唐元和八年那个著名暗杀事件的主角——在上朝途中被刺客杀死、躺在自家门口一百米外死去、无人敢救的武元衡,就曾患有胫疮,锨痒痛楚,三年不愈。有个小吏去采了点鲜马齿苋捣烂了给他敷上,换了几次药就好了。——这个故事被记载在《鲙残篇》里。

马齿苋得名,是因为叶子像马齿,上端平圆,下端锐尖。手工缝制的老式布袜子底也是这样,所以,在老北京人那里,马齿苋叫袜底子菜。马齿苋虽是野菜,出现在餐桌上的概率还比较高,菜市场也有卖的。至于吃法,一般也就是滚水焯熟,切成段加油盐醋凉拌,或者晒干后焯熟切碎了加豆腐干丁拌成馅,包包子吃。我朋友在淮北,他们那里管它叫马莲菜,多是凉拌了吃。汪曾祺先生是高邮人,说他祖母吃长斋,夏天采肥嫩的马齿苋晒干了包包子。

提到马齿苋包子,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名字叫《皇后娘娘的柿饼子——所谓民间想象》。里面说民间唱戏,都换成当地民众听得懂的内容。比如同一出《关公辞曹》,曹操的唱词在京剧里偏书面语一点:“上马金,下马银,美女红袍。”在河南曲子里就是:“顿顿饭四个碟两个火烧,绿豆面拌疙瘩你嫌不好。”到了另一个版本,我估计是陕西的剧种比如秦腔,唱词又改了:“在许都我待你哪点儿不好,顿顿饭包饺子又炸油条。你曹大嫂亲自下厨烧锅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热汗不消。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又给你蒸一锅马齿菜包。搬蒜臼还把蒜汁捣,萝卜丝拌香油调了一瓢。”

蒜泥马齿苋

马齿苋择去老根,洗净,焯水。蒜两瓣压成泥,加油盐酱等调成味汁,淋在马齿苋上,吃时拌匀。

马齿苋焯熟了凉拌吃,凉凉的,略带点酸。这叫我想起了杨绛先生写的话剧《弄假成真》。里头的男二号是个住在上海棚户区的青年,在家吃饭时他母亲说面酸了,他说酸好,省得搁醋了。

马齿苋是野菜,过去用来救荒。苏轼在元丰六年给皇帝写奏章说:“士人南来者皆云:今秋庐、濠、寿等州皆饥,见今农民已煎榆皮,及用糠麸杂马齿苋煮食。”清朝有人写诗:“古来饥荒载篇牍,水撷凫茨野采蔌。”掘荸荠、剥榆树皮、挖马齿苋都是灾荒年的景象。千百年来,一遇饥荒和战乱,老百姓就只能吃这些活命。

对饥荒的恐惧是深刻在这个民族的记忆基因里的。至今网络时代的精英们遇到不明生物,第一句话仍是“能”“好”“怎”——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可见其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平均十年一次大饥荒、三五年一次小饥荒的岁月里,马齿苋这种肥嫩可食的野菜见到就要采之不疑、果断下手。“苋陆夬夬,中行无咎。”稍迟就落入他人之手——咦,我怎么像有点弄明白这句卦辞的意思了呢?

喜欢蔬食者请大家收藏:(m.75zw.com)蔬食者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